您现在的位置:正版免费资料大全2021 > 校园动态 > 通知公告 > 正文内容

【地评线】大洋网评: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生活新期待

作者:admin 来源:未知 更新日期:2021-03-29 浏览次数:

   2020年10月14日,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。

   习近平总书记紧扣时代脉搏,强调新形势需要新担当、呼唤新作为,落实新发展理念,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,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。 同时,对深圳经济特区未来的文化建设指引了方向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。 经济特区要坚持“两手抓、两手都要硬”,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要交出优异答卷。

   继续发扬敢闯敢试、敢为人先、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,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,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。

   纵观深圳经济特区40年的发展奋斗历程,文化产业的蓬勃繁荣为深圳的发展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 早在2004年,深圳就明确提出“文化立市”战略,发力文化产业发展。

   2011年印发《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》,从加强组织保障、加大财政投入、发展内容产业等多个方面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重点扶持。

   2015年《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(实施方案)》发布,提出以创新为动力,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,大力促进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。 2019年,出台《关于推动深圳创意设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意设计品牌,以战略指引未来,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。 自2008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后,深圳成为中国首个、世界第六个“设计之都”。 去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又发布《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》,继续大力助推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,支持深圳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,支持深圳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和创意文化产业,同时强调加强粤港澳数字创意产业合作。 经济特区创立之初,这个一夜之间富起来的南方小渔村,曾被冠以“文化沙漠”的称谓。 40年的岁月,敢想敢拼的深圳人在沙漠中开拓出一片繁茂的绿洲,文化的绿荫早已成为这个城市的财富与气度。 “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,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。 ”既是鼓励,也是鞭策,要求深圳在“先行先试”中走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,落实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不断深入探索“文化+”的产业发展路径。 继续优化产业结构,提升产品质量。 在“先行先试”的探索中,创新是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,以核心动力为基点,整合各路资源,逐步探索、优化“文化+科技”“文化+旅游”“文化+金融”“文化+创意”等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。

   在此过程中,努力创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、符合国际化发展特点的优质文化成果,创立并完善自身的文化品牌,并向海外输出,传播出属于中国的文化之声、创新之声。 继续深化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。

   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迅猛背后,离不开扶持政策。

   需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财政投入,积极落实减税降负、优化纳税服务、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举措。

   升级资金扶持办法,完善激励措施,采用资助、奖励、贷款贴息等方式对文化产业相关企业或项目予以资助。

   继续聚合吸引优势资源。 “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会”文博会与中国规模最大、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类展会“高交会”都落户深圳,两大优势资源为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持续动能。 要不断创新会展形式,提升服务质量,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,推动“文化+”产业模式的动能聚集与深层次融合。 此外,继续推动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的发展,呼吁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与政策环境的助力,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集聚区,并带动粤港澳大湾区的丰富资源进入到新时期的产业发展之中,引领全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。 文化产业在深圳40年的发展之中,已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,而是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   文化活动的繁荣、文化传统的传承、精神文化的丰富,都离不开文化产业的绿茵。 时值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,深圳承担起“先行先试”的重担,也承载着党中央的重托与厚望,人民的期待与愿景。

   40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,相信深圳将继续发扬拓荒牛精神,建设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,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上都交出优异答卷,将“春天的故事”续写得更加灿烂、辉煌。 (作者: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教授宋音希)。

(责任编辑:admin)
【字体: